本报记者 杨 静
4月26日上午,南昌航空大学报告厅内座无虚席,雷鸣般的掌声长时间持续。英雄航天员、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聂海胜少将在此与千名学子分享“飞天”的历程,讲述梦想的力量,勉励他们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奋斗。
“我在江西工作了11年,我的家就在江西!”聂海胜简短的开场白拉近了和师生的距离。八倍重力加速度抗压训练、72小时睡眠剥夺、高原稀氧状态下的极限训练、幽闭空间长时间禁音……聂海胜用影像向学生们描述了航天员日常训练的艰苦:“脸被拉变形,口水咽不下去,呼吸不畅通。”航天员手边就有一个报警按键,只需要按下去就能结束煎熬,但在一次次挑战生理极限的训练中,没有一名航天员按下这个按钮,大家都为了梦想在坚持。
谈到如何实现梦想,聂海胜说:“只有祖国强大,我们才能真正施展理想和抱负。载人航天是一项高风险任务,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想,我们要不怕牺牲,不畏艰险。”他寄语南航学子,热爱加坚持加专注等于成功,希望这也能成为学子们成功的秘诀,用拼搏实现人生梦想。
报告会上,同学们热情而踊跃的提问将聂海胜包围。“航天事业的中国信心来自哪里?”聂海胜说:“航天是一项非常有感染力的事业,你可以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千千万万无名的航天人才是真正的英雄。”
三个小时的报告,聂海胜身上所彰显的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、英雄主义、乐观主义,将更多梦想的种子、逐梦的勇气播撒在学子的心田,报告经常被热烈的掌声打断,掌声里有对英雄的崇敬,也有对梦想的期待。
“英雄航天员的追梦旅程让我明白,坚持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一件不简单的事,只要肯坚持,总有实现梦想的一天。”飞行器工程学院学生许蓓说。
为庆祝第二个“中国航天日”,增进青年学子对航空航天知识的了解和对航空航天文化的传承,形成“拥抱航空、热爱航天、献身国防”的文化情怀,南航举办了航天科创大讲堂、聂海胜“与梦想对话,与航天有约”主题报告会、“航天创造美好生活”科技宣传等一系列活动。
- 1、凡本网注明“中国江西网讯”或“中国江西网”、“大江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江西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- 2、凡本网注明“中国江西网讯[XXX报]”或“中国江西网-XXX报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江西网·XXX报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- 3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中国江西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,不授权任何机构、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、截取、复制和使用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
- 4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※联系方式:中国江西网 电话:0791-86849032